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傻言傻语 > 四十不惑
四十不惑
[发布时间:2022-12-06  阅读次数: 2540]

老实说,我这个人语文并不好。最典型的例子,莫过于十年前,我才知道原来“四十不惑”是“不惑”,不是“惑”。

十年前,张老师四十,我三十。一日,张老师有感而发:“哎呀我终于知道什么叫‘四十不惑’了,感觉真的经历多了,懂了很多”。我很纳闷:“懂了很多?’不惑’不是不懂吗?’”张老师奇怪地说:“&39;不惑’是有了生活阅历,有了自己的判断力,怎么叫不懂呢?”

我才知道我弄了个大笑话。

于是,我开始憧憬,我怎么才能“不惑”;于是,我开始憧憬,等到我“不惑”的那一天,会懂得什么事情。

如今,我也“四十不惑”了。拿着一个工学博士的文凭,回看这些年来的点滴,似乎很乱;似乎得感叹,我的语文都学哪去了,依然很“惑”啊!这些年究竟经历了啥?

就像今天一大早,淅淅沥沥的小雨。

我知道今天仍然去不了学校,老校区昨天已经疫情爆发了,连偶尔去校区做了一次核酸的老师都被赋了黄码。还好我上周坚定执行学校政策,硬是没踏入学校半步,因此依然绿油油。但该做的还是得做。于是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去社区门口排队。排队中,突然听到一阵防空警报声,搞得我一惊。然后反应过来,是的,这是在为“江爷爷”送行。

我也不知道喊“江爷爷”是否合适,因为我也老大不小了。但我们小时候学校的确是要求这么喊的。那时候,我应该还不到十岁。儿时的记忆已经不多了,只记得当年我最大的毛病是冬天生冻疮,两只小手被冻得通红,开裂,血流不止。儿时的记忆,就是物资匮乏。所以一到冬天,即使是在我们这个不南不北的城市,也感觉异常寒冷。

可不知道为什么,这个记忆似乎突然断了。到了中学,我再也没生过冻疮了,家里居然装上了我以前从没见过的稀罕货:空调。因此冬天的取暖也渐渐不成了问题。我也终于可以在冬天里毫不担心地写字了。

所以我想我们这代人还是幸运的。在生命的上升期,也是国家的上升期,经历了多少红利。尽管,一个遥远的国家领导人离我们这些普通平民很远,我依然会记得“江爷爷”这三个字。

想多了,还是认真做核酸吧。